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上海宏润博源学校 编辑:佚名
2020年春季学期,上海宏润博源学校微积分、几何、生物班级的同学提前完成了本学期的学科学习任务。四位老师决定通力合作,设计一个PBL项目,将抽象的知识转换为具象的成果,让同学们看到所学知识的力量,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借此检测同学们本学期的学习成果。
项目名称:多学科融合建模设计&3D打印项目
确定项目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建模软件以及建模到3D打印的工程技术转化原理,锻炼同学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力。借助此建模平台,加深同学们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要求具备的学科素养:数学原理、生物知识、化学知识、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知识。
锻炼到的基本素养: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演讲能力、设计美学、创新能力等
驱动型问题设计/任务、情景设计:我所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用?可以通过建模软件(工程技术)做出怎样的产品?
项目设计
项目所需工具设计:建模软件Rhinoceros &光敏树脂3D打印
项目推进过程设计:三个班的同学(25人左右)打散、自由组队(每组2~4人),设定项目推进进度表、每个时间节点上会有相应的确认或评测:建模软件安装学习、头脑风暴&自由组队、展示小组创意,建模过程指导、展示小组思维导图设计、建模成果展示、3D打印成果展示、模型上色设计等。
阶段成果、作品及评价方案设计:小组阶段成果的展示,主要是通过小组的
演讲展示进行,教师会通过作品本身的创新性、设计难度以及小组展示时的创意、展示效果等维度进行评价。参与的四位老师会给每组同学评分,合计计算平均分。
项目成果、评价设计:项目的最终成果评价是由项目过程中的每次展示评价的累积分来计算,最终结果(3D模型)展示; 模型的制作效果以及最后的小组展示权重略大。
同学们的反馈:大部分同学都展现了让老师欣喜的创造力,同学们也因为自己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等学科知识转化为作品而欣喜,有些同学也因此爱上了建模,还额外多去上了些建模的课程。
反思与总结设计:项目结束之后老师们了解同学们的反馈后进行复盘,过程控制还需要加强, (低估部分同学的创造力以及学习速度);今后项目可以进一步发展,从现在的建模和3D打印开始,加上可编程的微型控制器(如树莓派。Arduino和Micro:bit)以及传感器和输出模块,制作更加复杂的交互型机器人或者艺术交互装置项目。
上海宏润博源学校报名、参加入学测试及校园开放日,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