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上海宏润博源学校 编辑:佚名
上海宏润博源学校教学团队均具备20年以上的上海国际学校的管理经验,外教均来自发达的英语国家,中教大部分具有留学背景。下面我们一起听上海宏润博源学校老师们谈教育情怀。
上海宏润博源学校
Tony:
费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与习近平主席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宏大格局的深度契合,揭示了在全球化趋势摧枯拉朽,中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阶层分化日益合理,民智发展日渐成熟,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基础上,中国国际教育及国际化学校高速健康发展乃大势所趋、形势所需。
在此大背景下,部分国际化学校办学悖离了教育规律,迷失了教育本心,异化了教育功能,将国际教育做成了"玩笑"。宏润博源学校要秉持教育之初心,总结经验、反思得失、形成特色,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体系,不但要培养未来的精英人才,更要努力为国家的教育改革贡献力量,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Dawn:
中国的国际教育是否是个玩笑,我认为那取决于办学者的职业道德与素养水准,取决于学校的软硬件实力。以下我以自己的亲身工作经历来谈谈这一话题。
我从2011年起从事国际教育行业至今已有七八个年头了。在上海某区某市重点高中的国际部任教过5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曾兼任过半年多的教务主任,其中一项职责就是负责学校的考务工作。有了比较,才有鲜明的感受。我发现有的学校的确对于命题、监考、考后的教学反思放任自流。对于办好一所国际学校无正确的理念。很多学生家长和老师嘲讽道:学校应当更名为“****国际玩笑”。
前段时间,我们宏润博源学校请来了从事国际教育升学指导28年的邱谨老师为我们做入职培训。邱老师的演讲博得满堂喝彩。我赞赏邱老师的中文文采与英文功底,我更钦佩她的职业素养。我很惭愧,虽然从事国际教育多年,但对国际教育基本培养目标,以及作为一个国际学校的教师,我应该给自己一个怎样合适正确的定位等重要问题,我依然认识浅薄。幸亏有了邱老师的总结归纳,点拨指引,我才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回想多年前,虽然我在某区重点高中国际部任教5年,却从来没有接受过如此精彩,富有启发性的且又是必不可少的培训。所以,之前肯定走了不少弯路。
回到我们生机勃勃的宏润博源学校。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在上海屈指可数,校园美得如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学校中外教师资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学校力争创办人性化,人文化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入了各种优质教育资源。例如与GIA权威学术机构合作办学,PI艺术与好动网球双优课程等;然而最最关键,最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两位办学理念现进,办学经验丰富,兢兢业业,事必躬亲的校长,他们才是学校能创辉煌的动力源泉。试问,具备了上述条件的宏润博源学校怎么可能会成为玩笑呢?
我坚信,上海宏润博源学校必定会自信地笑,成功地笑,笑到最后,笑得!
Lawrence:
李一诺老师在文章内提到:“我接触过很多社会精英和优秀的人,几乎 100% 孩子不是已经在国外,就是准备送出去。而且我们体制内的很多教育专家,包括高考改革的专家、大学老师、教务长,孩子也都在国外。知识精英里,似乎有一个共识,就是的教育在国外。”
我认为送孩子到国外学习分为两种情况。因为不可否认,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科技等科目上处于领先地位,相对国内有较大的学科优势。所以送孩子出国,学习一些相关的研究方法,拓展自己的视野是必要的。
但是现在国内存在很多家长,其实不知道出国求学好在哪里,只是听到周围的人说送孩子出国读书好,就选择了这个途径;如果家长送孩子出国,只是为了接受英语语言培训的话,可能也不是那么必要。(这个在国内有好的语言老师也同样能够做到。)
其实我认为,任何一个民族都希望自己民族的孩子在甚而是其他民族的孩子来自己的国家接受教育,但是最后的现实情况是怎么样的,要看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学科上的优势。比如要学中国文化或汉语言的应该来中国学习。如果是科技类科目的,现在在西方国家学习,对我们民族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上海宏润博源学校报名、参加入学测试及校园开放日,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